這幾天,深圳市德眾恒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明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幾個月前他從北京訂制的一臺機器人設備已經運抵深圳,正在公司安裝。幾天后投入使用,將大大提高生產效益和產品質量,也將大大降低企業成本。而這批機器人也不簡單,它們是世界上第一款面向3C產品的專用鍵盤裝配機器人。
世界首款專用鍵盤裝配機器人
對于專門從事中高端鍵盤裝配的德眾恒公司,與其他眾多3C(計算機、通信、電子消費)企業一樣,發展遇到困擾:市場競爭激烈,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一方面,客戶的訂單源源不斷地堆到陳明面前,另一方面,工廠的招工廣告貼出去好久,前來報名的流水線工人卻很難讓公司滿意,招到的熟練工更是寥寥無幾。工廠已經提高各種福利待遇,但效果并不明顯。用工難、勞動力成本高,已成了德眾恒的心病;而且費盡力氣招上來的工人還不穩定——據德眾恒公司的數據統計,平均每個月都有8%的人員流動,這邊工人流失,那邊訂單仍在增加。陳明心里明白,再這么下去,公司只能遷離深圳,但他實在心有不甘。
上個世紀80年代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系的陳明意識到,眼下提高福利待遇只能暫時緩解矛盾,要想徹底幫工廠擺脫“用工難”,只能嘗試用智能機械代替部分人工,減少勞動力的使用數量。
“制造業升級”是眼下的熱詞,升級的含義,除了增加品牌附加值、延伸產業鏈等內容,提升企業設備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也是應有之意。就這樣,按照陳明提出的要求,清華紫光所屬企業北京紫光智能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研制了根據國內鍵盤企業生產工藝設計的專用機器人——世界上第一款面向3C產品的專用鍵盤裝配機器人。近日,這臺機器人正在德眾恒安裝調試,即將投入使用。
裝配次品率大幅降低
在位于沙井的德眾恒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了鍵盤裝配機器人的真容。像熟練工一樣,鍵盤裝配機器人擁有一雙靈巧的雙手,在安裝過程中,在鍵帽裝配過程中,它的兩只手快速精準地抓住鍵帽,有序地將鍵帽安放在指定地方。20秒鐘,一個筆記本電腦鍵盤便組裝完成。而人工裝配一個鍵盤的鍵帽,需六個人協同,才能在20秒鐘完成。
紫光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剛告訴記者,機器人生產可以保證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次品率僅為千分之三,而人工生產次品率在3%左右。如果工廠的流水線全部換上鍵盤裝配機器人操作,可以使大部分勞動力得到解放,只需留下少部分人操控機器;而且這種專用機器人的操控也比較簡單,只需按動幾個鍵鈕,具備初中文化水平即可。同時這種鍵盤裝配機器人所具有的“柔性”,可適應產品的變化,當產品型號更換時,只要換少量的終端附件,通過修改控制程序即可實現生產。
“其實機器人的優越性不只是簡單地取代人工,而且在工作強度、制造精度、生產效益、質量穩定方面,都可以達到人工無法企及的程度。我們就是要為制造企業量身定制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面向中國企業,設計出企業用得起、也會用的機器人!”劉剛對記者說。
“終于可以把公司留在深圳了!”幾個月前的決定,讓今天的陳明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格外自信。
德眾恒“請來”機器人這一創意,為德眾恒的發展插上翅膀,而在某種程度上,德眾恒的思路,也應該為深圳眾多3C企業破解勞動力成本高、招工難等難題,提供很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