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風.尚 自動化生活
    • 作者:中國傳動網
    • 點擊數:397     發布時間:2013-03-03 16:20:24
    • 分享到:
    關鍵詞:
    風·資訊 

    德國·監視儀

    德國研制出預警疲勞駕駛的監視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德國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了一種監視儀,能及時發現駕駛員疲勞駕駛跡象并給予預警。
          據介紹,由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數字媒體技術研究所開發的這套設備配備了一套微型攝像頭,可對駕駛員的眼球運動情況進行檢測,一旦發現駕駛員有任何打盹跡象,就會通過聲音、燈光以及震動等方式進行預警。
          該系統使用了6個嵌入式微型攝像頭,每個都將以每秒鐘200幀的速度對使用者的眼部進行拍攝,重點監視其瞳孔的移動方向以及眼皮的位置,但忽略其頭部的運動以減少誤報的可能。由于兩個攝像頭就可拍攝到物體的立體圖像,該設備的攝像頭群可輕易確定拍攝對象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通過相應的軟件就可對使用者瞳孔的位置以及視線的方向作出準確判斷。因此,該設備能及時分辨出使用者是想打盹還是稍微活動了下眼睛。
    研究人員稱,通過加裝相應的附件,該設備可適用于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車輛,而其報警形式可以是頻閃的燈光,也可以是鈴聲或警笛,甚至還可以直接讓方向盤發出震動提醒。從2011年1月開始,研究人員將對一個火柴盒大小的樣機進行測試,并希望能在2011年12月前將其推向市場,目前確定的售價為100英鎊左右,已有不少從事長途駕駛的司機對此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美國·傳感器
    5000米深水安裝傳感器探秘海底世界
          近期,研究人員已經完成對高科技傳感器海底網絡的最新檢測工作,該設施將會不斷改變海洋學,改變人們對海底火山爆發等現象的看法。
          這種網絡是從科研船研究向新型科研方法邁進的一次巨大科技轉變。它一旦竣工,研究數據會川流不息地上傳到網絡上,與其他科學家和公眾分享實時數據。這項最新監測工作涉及到:把一艘274英尺(83.52米)長的科考船“托馬斯·G·湯普森”號送到深達5000米的水下,用來研究該陣列的進展。該陣列位于距離俄勒岡州近海大約300英里(482.8公里)處,安裝完成后,其中16個傳感器將對海床進行研究,另外17個負責監控海面動靜。
          這設備包括一個水診器(是用來監控波動情況的)、一個地震檢波器(用來追蹤構造板塊的運動情況)、高清相機和一個DNA取樣器。節點處也有取樣器,用來檢測海水酸性等,它們通過網絡“路由器”與位于海洋表面的船只相連,傳播數據。迄今為止,人類只能借助下潛到深處的潛艇研究這些情況,但是潛艇只能在水下停留很短時間。而衛星上的傳感器又不能觀察到海底較深處的動靜。而這個海底網絡去年春天已經拍攝到俄勒岡州軸海山火山(Axial Seamount)噴發的畫面。
          它還給巨大的水下“吹雪機”拍照,這是在熔巖流的影響下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它們是微生物生命的生存地。該項目迄今已經投入1.53億美元,預計將在2014年開始正常運轉,會在一天24小時內不停產生數據,壽命至少可達25年。該項目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該組織把相關研究數據上傳到它的網站上。

    意大利·能源
    太陽能風力發電大橋
          橋梁一般都是矗立于戶外,暴露在自然環境中,經受雨雪風霜的“洗禮”。令人不解的是,一直以來從沒有人想過利用這一巨大的人造設施來生產環保的綠色能源。近日,意大利的橋梁設計師決定建造一座太陽能風力發電橋。這座橋的設計理念就是利用橋梁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高度收獲兩種不同的綠色能源——太陽能和風能。  

    上一頁12下一頁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