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風電企業現狀堪憂紛紛“以價換量”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435     發布時間:2013-02-03 08:42:49
    • 分享到:
    關鍵詞:
    記者近日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省市采訪了解到,我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普遍出現利潤下滑甚至虧損,部分企業出現裁員或被迫停工,他們為了保住市場紛紛以價換量,行業內惡性競爭加劇,一些地區“棄風”現象突出。

    風電設備上市公司發布的第三季度報告顯示,這些企業今年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嚴重下滑。其中,風電企業華銳風電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6.34億元,同比減少56.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6億元,而去年同期則高達9億元。
     
    河北省是我國風電大省之一。到今年三季度末,河北省風電裝機容量640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二位。保定市高新區經發局副局長孫婧告訴記者,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園區內企業的訂單大幅下滑,3家整機生產企業已停產兩家,大部分葉片以及配套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
     
    主要負責大型風電機組電氣控制設備制造的保定科諾偉業控制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宏宇告訴記者:“今年企業效益急劇下滑,我們去年的產值達到1億元,今年上半年卻只生產了2000萬元的訂單。”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參與制定的《2012中國風電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主要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產能已達到30GW以上,但同期國內新增風機裝機容量僅為18GW,海外市場的開發尚處于嘗試階段,導致國產設備40%以上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近年來,新增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和風電設備生產項目較多,直接導致風電設備產能過大。“產能過剩必然導致價格戰,設備企業掙不到錢。”
     
    我國風電產業用了5年時間,就走完了發達國家數十年的路。“但由于國內的相關標準不規范,行業門檻低,導致企業良莠不齊。部分企業不但低價惡性競爭,而且頻頻出現質量問題。”孫婧說。
     
    業內人士認為,一些中小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采取的壓價措施形成傳遞效應,最終使得整個風電設備制造行業被迫加入“降價促銷換市場”的行列。沈洪強說:“現在市場殺價非常厲害,大部分企業都在賠本生產,尤其是一些規模小成本低的企業降價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但是為了保持生產,我們也不得不接一些沒有利潤的訂單。”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受到系統運行條件不一和地方風電消納能力不足的限制,在內蒙古、甘肅等省區“棄風”現象比較突出,山東等省份也正面臨著“棄風”的壓力,這進一步加劇了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困境。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