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風電產能過剩和電網建設滯后凸顯產業發展不均衡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576     發布時間:2013-01-25 19:33:48
    • 分享到:
    關鍵詞:
     

    大風“吹來”真金白銀,貧困縣熱捧風電產業

    第一就是風電裝機規模大、速度快,裝機規模到目前是165萬千瓦,就僅僅用了7年吧,不到7年時間。

    設備與風場擴張過快,企業被迫“棄風限電”

    像5萬(千瓦)的風場,給發電的就能降到一萬多(千瓦)。一萬二到一萬三,就意味著,四分之一左右的發電量,在風大的發電季節的時候,都會降到這樣。

    歡迎收看《財經大廣角草原上的“棄風”》

    主持人:提到“三北”,也就是華北、東北和西北,人們的一大印象是風大。但如今,風力發電在列入國家的新能源發展規劃之后,風電行業也隨之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從2006到2010年的短短幾年間,中國風電裝機總量占全球的比重從10%上升到49%,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裝機大國。“三北”地區原本的“災害風”也成為了“刮錢風”。但近兩年,“刮錢風”又淪為了“垃圾風”。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中國的風電行業到底怎么了?請看記者的報道。

    王學斌是張北縣新能源辦公室的副主任,本地人,在風電行業工作了7年。他感慨,當初正是草原上這一大片的風機,將縣里的大風“變害為寶”。

    張北縣新能源辦公室副主任王學斌:過去的時候,這個風在壩上地區,是一害,是一個災害性天氣。尤其是春季到冬季這塊的風特別大。咱老百姓都說,“一年一場風,匆匆刮到冬”。一年四季基本上都刮風了。2005年進來這個風電開發企業,從縣里面來說,其實是個好事。啥也不占,就占點地,都是點征,用的地也很少,立即來風,而且給地方交稅,肯定是好事啊,大力扶持的項目。他們那兒有個測算說,北京亮的三個燈泡里面,就有一個是張北縣的風電貢獻的。

    王學斌帶記者前往當地的風電觀景塔。站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頂,可以俯瞰全縣大大小小1200多臺風機。

    張北縣新能源辦公室副主任王學斌:它的南邊是中節能的綠腦包風電場。遠處看,那邊有中水顧問、德和和博德風電場。再朝遠處還有中電投的風電場。這個位置基本上可以把張北縣所有的風電場都可以看到。

    順著王學斌手指的方向望去,轉動的風機連成一片。記者注意到,在他手指的右側,有不少風機在大風中紋絲不動。

    記者:王主任,為什么這邊的風機是停運的狀態呢?

    王學斌:可以說,按今天的風速,咱們的張北縣的風機可以全部正常運行。我們后面的風機已經停運了。一部分有可能是風機正在檢修,出現故障。另外一個可能就是人為的限電。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