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我國自主研發PM2.5環境監測設備開發與應用項目啟動
    • 作者:中國儀表網
    • 點擊數:818     發布時間:2013-01-20 20:07:41
    • 分享到:
    近期,針對全國部分大城市出現陰霾天氣,國家“環境大氣中細粒子(PM2.5)監測設備開發與應用”項目啟動,我國望擁有自己的PM2.5監測儀器及采樣成套設備。
    關鍵詞:

        最近幾天,北京PM2.5指數“爆表”,空氣質量持續六級“嚴重污染”,這對監測儀器提出了更高要求。1月10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環境大氣中細粒子(PM2.5)監測設備開發與應用”項目在北京啟動,將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PM2.5監測儀器及采樣成套設備;預計項目驗收后的3年內,年銷售額達1億元人民幣。 

        據有關資料,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任務中,496個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監測點位安裝的PM2.5設備,國產儀器僅占15%的份額。

        該項目總體管理組組長、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玉國說,PM2.5對人體和環境危害極大,PM2.5的各種高質量監測設備和技術手段的研制和開發,是有效治理PM2.5污染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歐美國家在PM2.5監測儀器設備方面發展較早,但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價格高昂。因此,迫切需要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M2.5監測儀器和技術手段。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說,該項目是“‘十二五’環保規劃”中列入科技部開發專項的重大項目之一,也是環保部今年啟動的4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的重點。由企業牽頭將有利于產品的實際應用。我國幅員廣闊,南北環境差距大,自主研發的監測儀器不但要經濟可行,還要質量可靠,保證在不同極端條件下的準確監測。

        項目要求,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β射線法、振蕩天平法、光散射法、采樣器等PM2.5成套監測設備,提升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的核心競爭力;培育工程設計、工藝加工、疲勞老化實驗及質量檢測等能力,實現PM2.5成套監測設備質量穩定可靠;通過在環境監測、公共衛生等領域的應用開發,豐富儀器設備應用方法和功能等;通過運行、示范,建立我國PM2.5監測國產儀器的質控體系及系列化方法標準;項目驗收后3年內,年銷售額達到1億元。

        項目技術負責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傅德黔說,項目還將建立10個應用示范點,其中包括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湖北省、廣州市和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等。

        據悉,河北先河在2000年就研制出首套有自主知識產權空氣系統,其中有PM10顆粒物監測儀;2002年,先河與清華大學、中科院安徽光機所聯合承擔了863計劃“大氣細粒子(PM2.5)連續監測技術與設備”課題等。李玉國說,項目驗收3年內,河北先河等將形成年產1500臺套的生產能力,實現產業化應用,支撐我國PM2.5監測工作。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