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工業是青島市的重要產業之一,有一定的產業基礎,擁有良好的紡織服裝文化氛圍,長期以來在滿足人民衣著消費、增加社會就業,擴大出口創匯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門類齊全,配套產品多,產業鏈較長,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想鏈接的產業體系。已涌現出一批骨干企業和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面前,青島市紡織服裝業主要從事出口訂單加工,總體上還處于加工集聚的初級階段。
服裝產業鏈包括:科研,生產,包裝,銷售等環節,生產包括紡、織、印染、整理、服裝制造等環節,以及紡織服裝裝備制造。
1紡織服裝業是青島市的支柱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青島的服裝產業開始大量接受三來一補加工貿易訂單,進貼牌生產,進入了快速生產階段,以勞動力資源和成本為競爭焦點的企業群已初步形成,建立起規模龐大、品類齊全的服裝加工體系,成為青島紡織服裝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針織產品鏈發展迅速
青島即發集團有限公司、青島華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中大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雪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具有較大生產能力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針對骨干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營銷能力,即發集團的自營出口位居全國服裝行業企業前
茅。
3紡織機械在調整中發展
紡織機械經過5年的調整,有了較大的提高和發展。宏大紡機研制的“青峰”牌FA系列梳棉機、清梳聯合機、自動絡筒機;較難東佳紡機研制的“東佳”牌FN201型組合梳毛機、BC272W 型四聯梳毛機等等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4投資的集聚效應顯現
大力發展工業園區,實施產業集聚和退市進園策略,合理工業布局,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5區域特色經濟逐步完善
即墨市針織企業較多,產業集中度較高,規模較明顯,形成了集紡、織、染整、服裝制造、銷售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對行業、市場影響力較大,對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貢獻比較突出,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針織名城的稱號。位于即墨市的“青島服裝城”是山東省重點培養的四大服裝市場之一。膠南市的紡織機械和膠州市的皮革產業鏈已形成規模,在當地工業經濟中占有較大比例。
6自主研發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7裝備水平有所提高
重點發展中高檔西裝、針織服裝、襯衫等名牌產品,積極發展時裝,休閑裝。
以針織服裝為例,政治服裝是青島的優勢產品之一,以即發集團,華金集團,中大集團等為龍頭企業要加大品牌的運作能力度和水平,加大天絲、大豆蛋白纖維、竹纖維、彩棉、各種麻類等系列新型纖維產品的開發應用能力度,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擴大產品品種,以綠色、環保、生態、健康、功能的系列針織服裝滿足人們多樣性的需求。
此外,青島的服裝產業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
1技術創新,新產品研發能力弱,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2技術裝備水平不高,勞動力生產率低
3行業集中度低,社會化,專業化水平不高。
4機制不活,理念不新,管理水平不高。
如果想要更好的發展青島市紡織服裝產業,則必須將以上問題進行分析,并統一加強。做到以下七個工作措施
1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2加大服裝名城的建設力度
3加大技術創新力度
4加強信息與市場體系建設
5提高品牌運作水平
6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7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協作,迎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