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標準缺乏掣肘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
    • 點擊數:508     發布時間:2012-12-21 15:09:25
    • 分享到:
    中國機器人產業在&amp;ldquo;十一五&amp;rdquo;期間迎來了每年30%以上的復合增長,隨著中國經濟轉型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amp;ldquo;十二五&amp;rdquo;及以后更是一個有想像空間的產業。然而,中國工
    關鍵詞:
      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十一五”期間迎來了每年30%以上的復合增長,隨著中國經濟轉型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十二五”及以后更是一個有想像空間的產業。然而,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目前缺乏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在政策規劃、行業標準制定方面,也沒有國家層面統一的主管部門,這對行業發展形成一定掣肘。

        作為現代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工業機器人產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正如國家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趙杰所說,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有五大產業涉及智能制造裝備,而機器人就是最核心裝備中的裝備。

        在今年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工業機器人也被主辦方首推為重點主題,單獨占用8000平方米的場館,近60家中外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同場競技,成為今年工博會總體偏冷中的一個熱點。

        盡管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增長有目共睹,但產業發展仍顯落后,包括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等少數幾家公司占據了全球7-8成市場。這些企業都有著幾十年的研發與生產經驗。

        此外,一些通用型的關鍵零部件只能花高價從國外購買,這勢必造成自身成本居高不下。還有一些技術就算是花錢也買不來。比如,機器人領域的減速器75%由兩家日本公司壟斷;高速高精度運動控制器、交流伺服電機等也無法國產化。這些核心技術都只能靠自己攻破。讓人欣慰的是,突破這些關鍵難點已被提上重點攻克目標中。

        在目前的機器人產業格局中,汽車制造和電器電子行業占據一半市場。市場份額看起來很大,但這部分市場實際已是國際機器人巨頭的囊中之物,國內企業難有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機器人產業需求有多樣化、碎片化的特點。機器人產業需要面對不同行業、不同工作環境、不同標準下的工作和服務,即便是批量生產的機器人也需要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進行定制性改動。正因為這種需求特點,國內企業在一些細分市場如果策略得當,推出一些性價比高的產品,還是存在很多機會。這些追求產品“小眾化”的企業日子會很好過。

        “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間,國家863項目、國家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際合作重大項目等多個項目涉及機器人領域,各地也在大力投資機器人產業。不過,盡管從中央到地方都有扶持計劃,但總體零散、不成系統,難以形成協同發展,這導致扶持效果總體并不理想。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也指出,行業歸口和行業規劃還需明確,行業政策和標準研究還存在缺位。

        如果說行業發展初期,江湖混戰、野蠻生長是一個必經過程,但經過10年發展,中國機器人產業自上而下進行整體規劃或許已經到了時候,國家標準出臺的時機已經成熟。

        目前《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已出臺,但尚未明確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沒有成立,也沒有國家級的標準檢測中心,這些都不利于業內與決策主管部門之間的常態溝通,也不利于專項規劃的落實。這些基礎性工作對于未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