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揚大學子耗時兩年研制出“環測”機器人
    • 作者:互聯網
    • 點擊數:468     發布時間:2012-12-17 05:31:57
    • 分享到:
    “就像美國戰爭片里描述的一樣,我們的智能環境監測機器人通過遠程計算機操控,同樣能隨心所欲地進入各種危險地帶。”近日,揚州大學能動學院傳出喜訊
    關鍵詞:

     “就像美國戰爭片里描述的一樣,我們的智能環境監測機器人通過遠程計算機操控,同樣能隨心所欲地進入各種危險地帶。”近日,揚州大學能動學院傳出喜訊,一個大學生研究團隊經過兩年的摸索和鉆研,成功研制出一款能夠進入各種環境,進行巡視、監控、數據采集等工作的無線環境監測智能機器人。

    危險環境下人無法監測

    揚大學生想研制機器人替代

    第一個有研制環境監測機器人想法的,是今年剛剛畢業的揚大能動學院學生陳淏,他告訴記者,之所以要制造這樣的機器人,是因為現在國內在移動監測機器人方面的研究還不多,但機器人在很多環境監測領域應用卻越來越廣泛。

    “現代工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如反應釜爆炸、毒氣泄漏等,在有毒、危險或者有障礙的特定環境中,常規設備無法完成監測任務,這種情況下,只有機器人才能夠顯神通。”陳淏說,據了解,國內在移動監測機器人方面的研究還不多。剛好他的專業與這方面聯系緊密,兩年前,他開始策劃制作一個環境監測機器人。

    該團隊的指導老師鄭潔在接受采訪時介紹,傳統的環境監測手段一般都是定點安裝監測器件或大型移動車載檢測,監測任務常常受條件限制,如下水道、地下室或者有毒、危險等環境,監測人員和大型器械無法進入。“根據這一情況,我們的學生提出了利用車載機器人完成監控或測量環境的想法,這一想法如果實施了,那么機器人就能進入一些危險環境,從長遠看,非常有實用價值。”鄭潔說。

    兩年研制遇到很多困難

    機器人最大特點“大腦”發達

    “為了制作這個機器人,我們前后花了大概有兩年時間。”陳淏說,剛開始的時候,他并沒有想真正地做出實質性的機器,只是一個人憑著興

    趣嘗試制作,許多知識也是現學現用。

    “后來我的初步設計方案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在鄭教授的鼓勵下,我和同學們組成了一個設計團隊,并把它作為我們畢業的課題,從最初方案的選定,到功能擴展,再到軟件、硬件的設計和檢驗等,都是我們一步一步獨立完成的。”陳淏說。

    兩年的時間,陳淏在制造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其中就包括為機器人編程。負責軟件設計的學生告訴記者,“軟件部分是機器人能夠完成任務的核心,這個機器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腦’發達,可實時采集環境中的重要信息,自動分析,彌補了傳統檢測方式運行成本高,信息反饋滯后等不足。為了達到這些效果,很多編程軟件都是我們自學的,為此耗費了大半年時間。”

    “別看這個機器人外表簡單,它的控制部分卻是異常復雜,從目標檢測到的最終數據分析,基本能完成所有給定指令。”揚州大學能動學院實驗室里,陳淏指著長寬0.3m左右、腦袋上長著一只大大的“藍色眼睛”、上身布滿各種探測傳感器的車載機器人說:“別看他外表丑陋,如果需要的話,這上面還可以安裝許多的監測設備。”

    特殊環境下實驗顯示

    機器人與人工采集數據一致

    除了有采集環境信息、自動分析功能外,這款無線環境監測智能機器人最大的功能是具備遠程操控的優勢,可以“隨心所欲”進入如下水道等一些人類很難進入區域。“也就是說,你只要坐在電腦前,進行遠程操控,就可以得到很多數據。”陳淏說。

    他介紹,該型機器人能夠通過車載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以及各種環境參數監測設備回傳現場視頻影像、超聲波雷達圖像等信號,同時對目標環境進行溫度、濕度、煙霧等參數采集,能夠自動完成對多種復雜環境條件的移動監測任務。

    “我們在前期做了很多驗證工作,放在一特殊環境下,最后實驗都反映機器人所采集的溫度、濕度、煙霧等參數,都和人工采集的數據相一致。”陳淏說。

    據了解,國內在移動監測機器人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無線環境監測智能機器人的成功研制為復雜環境的監控巡查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該設備的相關技術創新正在申請國家專利。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