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清潔高效燃煤技術離我們還有多遠
    • 點擊數:1335     發布時間:2005-07-18 11:23:52
    • 分享到:
    關鍵詞:

      2004年我國燃煤發電機組的標準供電煤耗為379克/千瓦時,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差50克/千瓦時至60克/千瓦時。如果能夠采用清潔高效燃煤技術,不僅一年可節約電煤1.5億噸以上,還可以對環境做出重要貢獻。在日前閉幕的“電機工程國際學術會議”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陸延昌如是說。他的話,引來了眾多與會專家學者的關注。那么,清潔高效燃煤,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呢?

      我國燃煤發電面臨問題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總工程師田勇說,我國電力以燃煤發電為主。200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4.4億千瓦,火電機組占總容量的73.72%。當年火電發電量達18073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82.64%。火電機組中98.7%是燃煤機組。2003年底,我國火力發電及供熱用煤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50.96%。

      2004年的統計顯示,發電用煤數量有增無減。燃煤發電產生的灰渣約占全國灰渣的70%,煙塵排放占工業排放33%,二氧化硫排放占工業排放56%。

      陸延昌認為,我國燃煤發電存在兩大突出問題:一是能耗高,二是燃燒后污染物排放量大。

      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受矚目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安全生產部主任于崇德介紹,超超臨界技術是國際上成熟、先進的發電技術,在機組的可靠性、可用率、熱機動性、機組壽命等方面可以和亞臨界機組媲美,并已經積累了較多的商業運行經驗。與同容量亞臨界火電機組比較,超超臨界機組可提高效率5%%左右。另外,由于發電效率的提高,對于相同的發電量,則會大大減少污染物排放量。

      所以,國內外的專家早已形成共識:火力發電機組采用大容量、超超臨界技術是實現潔凈發電最有效、最現實的途徑。

      據有關專家介紹,世界上許多國家早已廣泛采用超超臨界機組,國外第一臺超超臨界機組投運至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經過10多年超臨界火電機組的引進、消化和吸收,我國電力工業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超臨界機組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目前我國大陸投入運行的超臨界機組已有30余臺。而已經開工建設的華能玉環及華電鄒縣電廠的超超臨界機組將于2007年、2008年投產。國家有關部門已確定: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為今后發展火電機組的重點建設方向。

      技術的障礙如何克服

      在“電機工程國際學術會議”上,記者了解到,在我國提高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的比例,是整體提高煤電機組效率和減少污染的有效途徑。然而,發展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并非沒有困難。

      據陸延昌介紹,目前我國發電企業之所以沒有大規模采用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主要是可靠性和可用率不高。在這方面,我國走過了一個“引進國外技術-消化吸收-國內制造”的過程。由于其中的焊接等一些關鍵技術長期沒能完全掌握,與亞臨界機組相比,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故障率高、需維修時間長。

      陸延昌說,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目前在我國都可以制造,但其核心部分高耐熱性奧氏體鋼,能夠達到國內自主供貨至少還需要幾年時間。至于目前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的造價,陸延昌認為隨著應用范圍的擴大,造價會逐步降低。

    信息來源:新華社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