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雷士風波大結局:吳長江閻焱重歸于好
    • 作者:東方網
    • 點擊數:858     發布時間:2012-12-17 05:30:29
    • 分享到:
    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賽富投資基金始創管理合伙人閻焱、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朱海,這三位過去數月“雷士風波”的主角坐在了一起。
    關鍵詞:

    “我剛學會了微信,很有意思。”閻焱撥弄著手機說。

     

    “你加我,我知道了。”吳長江

     

    “你怎么沒給我回?”閻焱的話依然直率。

     

    9月29日,中秋節前一天,北京中關村某酒店三樓小會議室。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賽富投資基金始創管理合伙人閻焱、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朱海,這三位過去數月“雷士風波”的主角坐在了一起。

     

    吳長江“回歸”雷士負責運營已近一個月,這家中國最大的照明企業從崩潰的邊緣“回過了神”,開始步入正軌。現在是時候對過去的風波作一個徹底的了斷,告訴外界雷士已重回穩定的局面。

     

    這對曾被喻為“水火不容”的合作伙伴,如今卻“私聊”起來,因為其實他們是坐在同一條船上的人。

     

    還原

     

    斗氣之爭

     

    “雷士風波”一度被誤讀為外資爭奪民族品牌。今年5月25日,吳長江因協助調查一名雷士在重慶的顧問而突然辭職,由閻焱、來自施耐德電氣的張開鵬分別接替他出任雷士董事長和CEO。及至7月,吳長江協助調查一事結束,但仍未能回歸雷士董事會。“陰謀論”一度甚囂塵上。外界猜測,外資投資方聯手欲從創始人手中爭奪雷士控股權。

     

    當事者否定了“陰謀論”一說。吳長江承認,施耐德電氣當初是由他親自引入雷士做戰略投資者的,“至今不后悔”。施耐德電氣派人為雷士做管理診斷,也是雷士邀請的,并且支付了100萬元的咨詢費。

     

    “我們三方一直沒有存在利益和權力紛爭。”朱海說,所以不存在權力再平衡。如果把公司比喻為一輛汽車,主要經營者是汽車司機,“施耐德電氣在雷士是‘搭車不開車’”,因為這輛車本身就有很好的司機和團隊。

     

    那么,三方為什么弄到劍拔弩張?閻焱回顧說,外界以為一定是施耐德電氣要奪權。其實,張開鵬5月25日獲得任命,其他兩位有施耐德電氣背景的同事早就進入雷士了,這是吳長江與朱海商量的結果。其中,李瑞原是施耐德電氣國際銷售業務做得最好的人。

     

    “當初我們也有疏忽。”閻焱坦承,讓施耐德電氣加強雷士制度化管理,做企業咨詢,進行內部審計,寫了一百多頁的報告。“沒有想到員工反應這么大:施耐德電氣派團隊來了,派這么多人來走訪,要進入雷士了!為什么會有人說民族品牌被侵占,我們也有沒考慮周全的地方,讓員工產生了誤會。”

     

    賽富基金沒想過所持雷士股權轉讓給施耐德電氣,閻焱說,“我們從來沒討論過這個話題”。

     

    吳長江也坦言,過去幾個月發生的事情很多是誤解、是缺乏信任,其實三方過去在戰略、理念上是一致。“我們沒有大的紛爭,不理智造成公司出現了一些內亂。”

     

    至于吳長江為何遲遲沒能重返雷士董事會,閻焱說,“外資奪權說”是對上市公司的程序缺乏了解。吳長江從辭職到回來都是有程序的。媒體每出一次報道, 聯交所都要求做澄清。沒澄清前,無法安排吳長江回來。8月前,雷士董事會成立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沒有完成相關事項的調查,因此也沒辦法讓吳長江回來。“即使今天,吳總回董事會的法律程序也還沒走完,比如現在還需要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客觀講,過去不是為權力,其實是斗氣。我們(指他和閻焱)的性格,都比較強勢。”吳長江說,“后來我們都冷靜下來,再反省、反思,覺得我們為什么,大家都是有社會責任的人。為雷士、為員工,我們有這個責任。如果鬧下去,對公司、對員工不利。”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