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一邊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運用“三頭四臂”,為患者快、準、穩地完成手術。一邊是昌大一附醫院的醫生進行傳統的腹腔鏡手術。10月27日,大江網記者在南昌濱江賓館通過衛星直播,親眼目睹了第三代和第二代外科手術之間的較量。
當天,由昌大一附醫院主辦的全國微創泌尿外科規范化技術與新進展學術研討會在南昌舉行。幾百名醫生及專家一起共同觀看手術表演,并進行現場點評和學術交流。機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術、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現場一共觀看了4名專家進行的6場機器人手術表演。
“近十余年來,以腹腔鏡技術和輸尿管鏡技術為代表的微創新技術在泌尿外科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據昌大一附醫院副院長王共先介紹,江西省暫無引進手術機器人,但微創手術發展迅速。在昌大一附醫院泌尿外科進行微創手術的比例可達95%至97%。他們舉辦此次學術研討會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規范化的微創技術在各級醫院的推廣應用,加強各級醫院間的學術交流。
據悉,18世紀80年代,傳統的開胸手術被稱為第一代外科手術,沿用至今。20世紀80年代,以腹腔鏡技術為標志的微創手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許多外科領域取代傳統手術,被稱為第二代外科手術。進入21世紀,手術機器人迅速投入臨床應用,以其全新的理念和技術優勢被認為是外科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也預示著第三代外科手術時代的來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應用標志著外科手術從微創向智能化、二維向三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