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歐光伏貿易戰正酣 八成多晶硅企業被迫停產
    • 作者:證券時報網
    • 點擊數:827     發布時間:2012-12-17 05:27:56
    • 分享到:
    11月5日,中國就歐盟部分成員國的光伏補貼措施,提出與歐盟及其相關成員國在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
    關鍵詞:

    11月5日,中國就歐盟部分成員國的光伏補貼措施,提出與歐盟及其相關成員國在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正式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而此前一周,中國商務部曾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今年1至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多晶硅高達6.45萬噸,同比增加32.86%,面對來勢洶涌的進口多晶硅,國內企業無力抵抗。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43家多晶硅企業中,80%的企業已經停產。南玻A董秘周紅證實了這件事:“目前進口多晶硅價格低于國產多晶硅,最低價小于20美元/千克,明顯低于其成本,因此國外存在對多晶硅補貼、傾銷?,F在國內產能過剩很厲害,80%-90%都停產了。”天威保變的證代張彩勃也表示,公司旗下生產多晶硅的子公司已經停產。

    日信證券研究員曾維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不進行雙反調查和訴諸WTO,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歐盟多晶硅確實有政府補貼,實際上有傾銷行為,雙方都提出雙反調查,是在經濟不好時,為保護本國企業所進行的博弈。”

    事實上,中方的雙反調查只是近年來中、美、歐盟光伏貿易戰的一個延續。2012年5月,美國商務部公布對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反傾銷稅初裁結果,對國內光伏企業征收將近35%的附加關稅。這是迄今為止我國企業被征收懲罰性關稅最高的一次。2012年9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迄今最大規模的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

    中歐光伏貿易雙方一旦“反傾銷”調查結果成立,后果會怎樣,引起業界的普遍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相關專家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結果有兩種可能性,如果我們取得成功,那么歐盟不征收高關稅,但是可能設置其他障礙,比如提高準入門檻,要求達到一定的轉換率,或者歐盟產品占多少比例等。如果沒有成功,中國可能喪失歐洲市場,現在企業紛紛投資國內分布式發電站,也是出于這種危機意識。”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