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危機中的“危”與“機”
    • 作者:劉瓊
    • 點擊數:457     發布時間:2008-11-22 21:34:42
    • 分享到:
    關鍵詞:

                         

        雷曼兄弟破產、美國銀行并購美林、AIG業務重組……金融危機一浪更比一浪兇險。按照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的判斷,這次危機可能是“百年一遇”,并且有波及全球之勢。

      當金融危機這只蝴蝶的翅膀卷起的颶風吹到中國的時候,中國企業該如何面對滾滾而來的寒潮?

      哪些外需疲軟

      雖然風暴中的中國經濟受到的影響可能要遠弱于美國、歐洲,但近3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度很高,美國、歐洲等地的經濟若進入衰退期,中國的出口企業很難獨善其身。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報告印證了這一影響,今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明顯放緩,上半年中國對美國出口1167.9億美元,同比增長8.9%,較去年同期回落9個百分點。

      “目前來看,金融危機對國際的影響大于對國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有正確的對待,不要產生和渲染恐懼心理。”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黃國雄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美國的經濟衰退雖然會給我國的出口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但機遇大于挑戰,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利用。”

      黃國雄說,當經濟衰退來臨,美國的消費者收入下降,首先考慮的開支節省是停止購買目前不急用的商品,削減不必要的消費,比如旅游、奢侈品或其他非主流需求產品;其次是把由剛性需求的衣食等消費購買轉向價格低廉的替代品。因此,在經濟衰退中,也正是中國產品依靠價格優勢,搶占市場份額的好時機。

      這種說法并非沒有歷史經驗可循。現在世界第二大發達國家的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還是世界第一大低廉價格產品的生產國,正是由于資本主義世界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和80年代的低速增長,才使得日本貨在美國市場上風行,甚至超過美國本土的商品。

      危機下微妙的變化

      “應對危機,最重要的是人們的信心,信心比貨幣、黃金還要貴重。”在今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新領軍者年會”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談到面對當前世界金融危機時說。

      10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3.8,比上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其兩個構成要素(消費者滿意指數和消費者預期指數)均呈現下降趨勢。

      消費者信心指數是一個較為前瞻性的指標,體現了消費者對收入、生活質量、宏觀經濟、消費支出、就業狀況、購買耐用消費品和儲蓄,目前的滿意程度與未來一年的預期;對未來兩年購買住房及裝修、購買汽車和未來6個月股市變化的預期等。

      這個指數的下降,直接影響了國內企業的業績表現。國家統計局本月9日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出現大幅回落,三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28.6,比二季度回落8.8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6.1點。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投資中心執行總經理鄭曉軍認為,這表明未來國內經濟形勢,很可能比大家原先預計的要嚴峻。“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在今年廣交會上,圣誕禮品的訂單跟以往相比,呈幾何級數的削減,這對珠三角、長三角的一些企業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他認為,由于消費者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所以企業現在進行促銷意義并不大。企業在“過冬”的時候,要做的是盡量降低成本,抓緊時間做基礎性的工作,比如開發新的產品。

      把握國內機遇

      危機固然令人擔憂,但如果應對妥當,可以把危機轉化為機遇。危機的玄妙之處就在于“危”與“機”之間的轉換。誰能挺過這次“寒冬”,誰就將在未來占有更大市場。

      “每一次金融危機的時候,對于有實力的企業來說,是一個收購、兼并的好時機,因為這個時候的資產價格會比較便宜。”鄭曉軍說。這輪危機中就有一系列全球金融收購戰開始大舉進行:英國巴克萊銀行以17.5億美元收購雷曼部分資產;日本野村收購歐洲雷曼;日本三菱日聯銀行收購摩根士丹利20%股份;中石化136億元收購加拿大油氣公司股權;法國電力集團230億收購英國能源集團等等。

      “對于風投行業,這個時期也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計越在本報舉行的一次座談中表示,一方面是考慮如何陪伴企業一起度過這個冬天,另一方面,對于一些新的項目,還是回到基本面來考慮,這樣再過個五年下來,這個時間好的投資項目可能會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

      “現在的情況和2000年、2001年很相似。”計越說,那時候市場上有很多公司都在做相似的業務,但一旦發生經濟衰退了,很多公司就銷聲匿跡了。而在危機和冬天的時候,一些好的企業可以發展得更加從容,可以不必理會投資人的一些非理性的要求,而按照不太合理的節奏去擴張。所以到了冬天來臨,這樣一些企業走起來反而會穩定。

      積聚逆勢而起的潛力

      美國金融危機的擴散導致的外部需求放緩和經濟周期性調整,使得國內經濟增速下滑成為今后一個階段中國必須面對的現實。對于鄭曉軍來說,金融危機帶來的更直觀的感受是,“電視、游戲等在家里可以休閑的娛樂項目會大大發展,因為人們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疏解壓力,但是你別指望人們會去看電影。據說美國已經出現了這一跡象,就是收視率大增和游戲產業發展迅速。”

      海通證券的分析師在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認為,兩類行業即使在經濟衰落階段,也會保持穩定的增長。一類是必需消費品行業。這些行業的主要產品均是日常生活所必需,其消費收入彈性很小,需求穩定增長,受宏觀經濟回落的拖累很小,同時其中的龍頭公司對成本上漲的轉嫁能力又較強,因此這些行業的業績增長具有持續性和確定性。比如,商業貿易、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傳媒旅游、公用事業、公路港口機場等行業。

      另一類是產業景氣度持續增長的行業。即盡管宏觀經濟回落,但是這些行業依然會受到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扶持,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依然可以維持較高速度增長,產業的景氣度也相應得到維持,比如鐵路設備、電氣設備和通信運營設備制造等行業。

      此外,海通證券分析師還認為政府政策的調整也會給一些行業帶來新的機遇。最近,政府為刺激經濟已經出臺了很多相關利好政策,相關的商貿零售業、石化、電力、工程機械、房地產等行業會因此受益。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