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我國制造業大規模應用工業機器人尚需時日
    • 作者:中國行業研究網
    • 點擊數:552     發布時間:2012-12-17 05:26:11
    • 分享到:
    關鍵詞:

      在某些制造業如汽車生產中,機器人在焊接、噴涂和搬運等環節得到了示范性的應用。如果是一般的制造業,機器人的替代前景如何?

     

      德國庫卡機器人關鍵技術工程師饒楚說:“原來使用機器人,多半是太累人不愿干、或是太危險人沒法干的領域。現在正朝著節約成本的方向發展。”

     

      有一種說法認為,當工人工資超過4000元/月時,機器人的成本優勢將逐步顯現。

     

      我國機器人第一股——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助理譚學科支持這種說法。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焊接作為技術要求較高的工種,工人工資很容易達到4000元/月。一臺焊接機器人目前售價15萬左右,一般能抵3個工人,如此算下來和人力成本相當。考慮到機器人的使用壽命至少3—5年,成本優勢就更明顯了。

     

      瑞士史陶比爾精密機械公司區域銷售經理劉陽則認為,單個機器人難以發揮作用,需要輔助設備組成工作站才能用于工業生產。“現階段多數領域用機器人還是比人貴。要想形成明顯替代關系,近三年不現實,但在十年這樣的長周期里確實是一個趨勢。”劉陽說。

     

      替代信心來自于兩方面:一是機器人價格與人力成本“此消彼長”。五年前一臺焊接機器人售價50萬元,現在降到15萬元。與此同時,制造業的工資水平每年以10%—20%的速度遞增。二是機器人不會疲勞,也不像人有情緒波動,其生產的產品質量一致性更高。實踐數據顯示,在電子產業打磨拋光環節引入機器人后,產品優良率從87%提升到93%。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