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中國網
IMF上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發展中亞洲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的比重已經超越歐元區。瑞信預計,全球家庭財富在未來五年將穩定增長,新興經濟體對全球財富增長將作出更大貢獻,而亞太區繼續是主要的增長來源。
中國成為過去十年亞太區內最重要的新增財富來源
預計在2017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排行第二富有國家
富人一直是投資世界爭搶的焦點。最新調查顯示,伴隨著經濟重心的東移,全球財富的重心也在不斷從西方傳統世界轉移到新興市場。按照家庭財富總額計算,今年年中,亞太地區已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最富裕地區。
IMF上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發展中亞洲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的比重已經超越歐元區。亞洲27個發展中經濟體今年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9%,高于歐元區17個成員國的16.9%。而在10年前,歐元區占全球經濟的比重為20.8%,發展中亞洲經濟體僅為8%。
根據IMF的報告,到2017年,發展中亞洲經濟體在全球GDP的比重將進一步升至22.2%,其中僅中國就會占到14.3%,幾乎與整個歐元區持平。
經濟實力提升的同時,是財富的快速積累。根據瑞信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2年度《全球財富報告》,亞太區已在今年年中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地區。
報告指出,受債務危機等因素影響,截至今年年中,全球家庭財富總值同比下降了5.2%,即12.3萬億美元,至223萬億美元,這也是全球家庭財富自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降。
受主權債危機拖累,歐洲的家庭資產在截至今年年中的一年中減少了10.9萬億美元,占全球財富損失總額的88.6%。盡管同期亞太區的家庭財富減少1.9%,即1.45萬億美元,但到2012年年中仍以74萬億美元的家庭總財富,首次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地區。
瑞信私人銀行亞太區主管范思高(Francesco de Ferrari)指出:我們連續第三年發表的《全球財富報告》再次確定全球經濟正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世界經濟秩序正急劇重整。報告確認,擁有全球新興中產階級消費者三分之二的亞太區,繼續是全球經濟和全球財富的主要增長動力。
瑞信預計,全球家庭財富在未來五年將穩定增長,新興經濟體對全球財富增長將作出更大貢獻,而亞太區繼續是主要的增長來源。
從單個經濟體來看,瑞信的調查顯示,中國成為過去十年亞太區內最重要的新增財富來源,預計在2017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排行第二的富有國家。中國內地的家庭財富自2000年起的年均增長率為13%,較全球平均5.8%的財富增長率超出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