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手動交會對接成功 中國向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
    • 點擊數:1813     發布時間:2012-06-25 17:51:00
    • 分享到:
    “中國的空間站不僅是中國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也會敞開大門為世界各國科學家提供平臺,為世界科學進步、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貢獻?!敝芙ㄆ秸f。
    關鍵詞: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 題:“天神”手動對接成功 中國向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

      新華社記者顏昊 孟娜 白瑞雪

      中國航天員24日第一次在太空成功完成了航天器的手動交會對接,使中國人完全掌握了這一邁向空間站建設的關鍵技術。

      北京時間當日中午,三名航天員在經過一周的飛行后迎來了此次太空任務的真正考驗。神舟九號飛船再次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接近。

      盡管中國飛控專家已經在神舟八號、九號任務中三次成功驗證了航天器自動交會對接技術,但手控操作對中國航天員是一個挑戰。

      航天員劉旺接受采訪時說,失重狀態下手動交會對接具有難度,它無法在地球表面完全模擬。

      空間交會對接充滿風險,國外這方面的故障和事故并不罕見。

      手動對接前,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和劉洋再次換上艙內航天服在神舟九號返回艙就座。劉旺手握控制手柄,通過監視器瞄準天宮一號十字靶標,一次性成功捕獲天宮一號對接環。

      在三名航天員的配合下,飛船在最后接近階段始終對準天宮一號靶心,兩個飛行器對接環接觸時引起的震動很小。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牛紅光用“打了一個十環”來稱贊神舟九號乘組的表現。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交會對接是建造空間站必須掌握的一項關鍵技術,手動對接成功意味著中國完全掌握了這項技術,表明我們具備了空間站建設的基本能力。”

      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說,手控交會對接的成功表明中國從研發、設計到制造、運行都達到了較高水平,體現了一個航天大國的實力。

      也是在這一天,中國三名潛航員駕駛蛟龍號深潛器首次成功下潛到海面7000米以下,他們祝愿距地面340多公里的航天員取得成功。手動對接完成后,航天員向三名潛航員致以崇高敬意

      限于人類向太空的運載能力,空間站建設只能靠多次發射宇宙飛船或太空艙,在太空用類似“搭積木”的方式來完成。交會對接貫穿于空間站建設全過程,無論是每一次向空間站進行人員和物資的補給,還是人類執行深空和地外星球的探索。

      目前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總重約400噸,是多個國家歷經50多次太空發射任務組裝完成的。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登月艙返回地球之前也必須與飛船在月球軌道完成對接。

      盡管比美、俄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晚了近半個世紀,但中國人對發展空間技術充滿信心。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規劃,在天宮一號的基礎上,中國計劃于2020年前后發射并開始建造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繼續從事和平開發太空的工作。

      “中國的空間站不僅是中國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也會敞開大門為世界各國科學家提供平臺,為世界科學進步、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貢獻。”周建平說。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