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在中東的發展相對世界其他地區持續走高,然而隨著通貨膨脹的出現,這一勢頭可能不會持久。一些形象工程雖看似免于影響,其實亦難不受侵襲。目前,如果海灣合作理事會(GulfCooperationCouncil,GCC)國家不采取政治措施改善該局面,中東地區的建筑業將面臨萎縮,外國投資特別是來自非石油地區的投資可能驟減。
油價飛漲使得該地區經濟飛速發展,快速的貨幣擴張、過量的流動資金、增多的政府支出合力引發了中東地區的通貨膨脹。在中東六國中,卡塔爾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通貨膨脹率最高,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等亦經歷著物價的飛速上漲,僅巴林通貨膨脹態勢相對較為緩和。雖有大量的投資資金涌入這一地區,但是勞動力的短缺、資本設備的不足、物價的上漲、美元的貶值等均使得中東的基礎設施建設困難重重。
解決通貨膨脹并非易事。一方面,由于中東六國的貨幣均與美元掛鉤,美聯儲降低匯率使得中東只能采取擴張性貨幣政策;另一方面,諸如發放補助、提高薪酬、控制物價、凍結租金等一系列的民生措施不僅沒有改變通貨膨脹的根源,反而惡化了問題。
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在房地產業出現了一大批投機者,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資,攪拌起住宅和商業地產泡沫。而外國工作者的涌入和國內人口的增加使得居住空間減少,從而增加了住宅建筑的成本。此外,中東建筑業的飛速發展也造成了一些資本設備和中間產品的全球價格上漲,使得一些現行的項目面臨著更高的建材成本,一些國家為了抵消建材價格的飛漲,甚至采取了取消水泥和鋼材進口關稅的措施。
即使存在上述壓力,在中東地區的投資仍無減少的跡象,其政府機構亦無減少其大規模形象工程的意圖。GLOBALINSIGHT報告顯示,2008年中東地區的通貨膨脹率有望超過9%,在2009年亦將持續走高。雖然豐富的石油資源使得中東可推遲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但是這將減緩其未來經濟增長速度。因此GLOBALINSIGHT預測,中東的財政支出未必立即縮減,大型建筑項目的支出在接下來的兩年中仍將持續走高,直至2010年走勢緩慢,而小型的建筑項目則可能遭到推遲。
但不可否認的是,日前仍有大量資金涌向中東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將為提高該地區的生產力提供可能性。因此,中東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建筑商來說相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