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受石油價格升高等因素影響,日本國內的二氧化碳交易價格迅速攀升,專家預測,如果按此勢頭發展下去,將給日本一些二氧化碳排量較多的行業造成不利影響。
二氧化碳排量交易是《京都議定書》簽訂之后出現的新事物。《京都議定書》中限定了大部分工業發達國家的減排指標,而實際排放量超出指標的國家可以向已達標的或未加入《議定書》的國家購買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在各國國內,政府也會把配額進一步細分給各個行業和企業,未達標的企業和已達標的企業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易。歐盟自2005年起開放二氧化碳排量交易市場,而日本國內目前也在小范圍內進行了二氧化碳排量交易嘗試。
但是,由于近年來原油價格飛升,煤炭使用量隨之上漲。而煤炭雖然比原油便宜,但二氧化碳排量卻大大高于原油,很多國家和企業必須購買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額,致使二氧化碳排量的交易價格節節升高。
由于福田政府承諾,從今年秋天開始嘗試全面開放日本國內二氧化碳排量交易市場,因此將會有更多的買家進入,日本國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價格也將會進一步上升。
由于引入二氧化碳交易將導致企業經營成本上升,因此日本國內的產業界一直反對福田政府的這一決定,而交易價格的持續升高將進一步加大這種反對的聲音。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講,價格升高的壓力也會促使各國和產業界加快節能技術和清潔可再生資源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