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京津城際鐵路改變兩地發展格局
    • 作者:孟斯碩
    • 點擊數:598     發布時間:2008-09-19 17:39:20
    • 分享到:
    關鍵詞:

      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前往天津考察,這是2個月不到的時間內,第五位視察天津的國家領導人。此前,吳邦國、賈慶林、李克強、賀國強分別于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來到天津。值得注意的是五位領導使用的交通工具均為京津城際鐵路。

      作為新中國鐵路建設史上劃時代的工程,短短120公里的京津高鐵,不僅讓中國鐵路建設水平進入世界領先行列,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改變著京津兩地生活與工作方式,改變著兩地的商業格局。

      對于這種改變,長期奔波于京津兩地的小于體會最深。家在天津,工作在北京,小于每個月平均下來要北京—天津往返兩次。“以前大多是坐動車組,大約一個小時多就到北京了。自從京津城際鐵路開通以后,基本上都是坐京津城際鐵路往返。”小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搶先利好旅游業

      原來,除自駕車外,京津之間主要有三種交通方式:火車、長途汽車和出租車。票價大約在60元、40元和500元左右。

      京津城際鐵路的開通,為往返北京—天津的旅客提供了速度較快,且準時的交通方式。據9月1日鐵道部統計的數據,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開通運營一個月來,共運送京津兩地旅客183.1萬人,較去年同期京津間客流增長了128.4%,運行正點率達98%。

      京津城際鐵路北京客運段黨委書記白銘告訴記者,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后上座率一直很高,載客量達到日均4.5萬人次,平均上座率保持在80%以上。尤其是周末,最高峰時達到每天6萬人次乘坐,幾乎趟趟爆滿。

      目前,每天京津城際鐵路兩地分別發車47次,高峰時段平均每15分鐘發車一次。

      方便的交通直接帶動了兩地旅游業的發展。“我的很多同事都籌劃著周末去天津吃海鮮。”小于表示。

      據天津市旅游部門統計的數據,8月份來自北京等周邊地區的游客明顯增多。僅奧運會期間,參觀周鄧紀念館、天津博物館、科技館、自然博物館等展館的人數就達9.39萬人。其中,天津博物館接待中外游客達5.13萬人,比平日增長近3倍;作為全國唯一開放式的5A 級景區古文化街日客流量達10萬人以上,比平日增長2倍。

      “京津城際鐵路可以直接帶動北京和天津相關行業的發展,譬如旅游業、餐飲業等。”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趙弘表示,“通過基礎設施的引導作用,帶動京津兩地經濟的發展。”

      改寫兩地發展格局

      京津城際鐵路,加強京津聯系的同時,也將天津在整個環渤海經濟圈中的位置凸顯出來。

      在近期前往天津考察的5位國家領導人中,有4位參觀了濱海新區,折射出濱海新區作為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謀求下半年的開拓。

      2006年6月6日國務院批準天津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08年3月17日,《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方案》獲得批復,包括金融改革試驗、土地管理體制、涉外經濟體制改革、農村體制改革、循環經濟試驗等10個方面重點改革試驗內容,“含金量”極高。

      而今年的9月25日至27日,主題為“新一輪增長浪潮”的2008夏季達沃斯論壇即將于天津舉行,可以說整個環渤海經濟圈的重心,在京津互聯以及天津經濟地位上升中日益明確。因此,京津之間通過城際鐵路,不僅打破了空間上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在經濟發展上實現京津平臺共享。

      趙弘認為,北京和天津都是發展較為迅速的城市,目前已經面臨資源和空間上的發展制約,在節能減排的嚴峻形勢下,北京、天津將根據城市定位加快產業轉型。“京津高速鐵路將北京和天津連接起來,形成一條經濟發展走廊,對北京和天津之間的腹地經濟形成帶動。”

      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地區)將把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融入環渤海地區整體發展格局之中,逐步實現與天津和其他城市的分工合作、錯位發展。特別是要加快推進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創新發展,與天津濱海新區實現高水平對接、互利互贏。

      目前,北京市規劃委已經明確奧運后北京將全面實施啟動順義、通州、亦莊3個重點新城的建設。這三大新城未來將與天津的濱海新區形成位于京津城際走廊兩翼的“黃金發展點”。

      提速京津冀一體化

      中國申奧成功后,在京津地區掀起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城際鐵路等相繼通車,加上正運行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正線,這些交通大動脈,將北京、天津以及全國有關城市距離拉近,時空距離縮短,兩地的經濟活動半徑擴大。

      據了解,京津城際鐵路在天津站預留了無砟鐵路接口,鐵道部正與天津市政府溝通,擬修建一條全長39公里的京津城際延長線,直達濱海新區的塘沽站。屆時,從北京南站乘動車組到塘沽只需40分鐘。

      按照《環渤海京津冀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5~2020)》,到2010年將“建成北京—天津—塘沽城際軌道交通線,構建京津冀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的主軸”。京津冀將實現3個小時直通;2012年,環渤海主要城市及產業區之間將可實現6小時通達。

      “這將推進京津冀地區區域一體化合作的進程,并對這個區域的產業結構形成新的調整,轉移一些在城市里不具競爭優勢的產業。同時能夠進一步將北京的總部優勢發揮出來。”趙弘表示。

      京津城際鐵路的通車運營,不僅僅成為中國高速鐵路的技術儲備基地,同時也成為中國高速鐵路發展的一個開端。

      目前,我國已經開工建設的客運專線和高速鐵路有7000余公里,即將開工建設的有近4000公里。

      這些客運專線和高速鐵路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建成投入使用,屆時,我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初步形成。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