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隨著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區域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我省產業發展已經完成了從自發形成到政府引導的過渡。許多地方的主導產業發展步伐加快,產業特色日益明顯,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2007年,鷹潭銅產業、新余光伏產業、南昌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贛州鎢和稀土產業、青山湖紡織服裝等產業基地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60億元,實現利稅155億元,均較上年同期增長30%以上,分別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3.4%和25.5%。我省產業基地正步入高增長、高效益的發展時期。但產業基地的發展尚在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產業規劃層次不高,龍頭企業不多,自主品牌缺乏,產業配套能力不強等。
【目標】:
培育形成50個省級產業基地
按照《意見》要求,我省將重點培育發展具有一定優勢的有色、鋼鐵、光伏、食品、紡織服裝、交通運輸設備、化工、建材、醫藥、電子信息及家電等產業基地。同時培育發展其它具有一定特色和發展潛力的產業基地。
到2010年培育形成30個省級產業基地,年主營業務收入總額達到7000億元,利稅920億元。
到2012年培育形成50個省級產業基地,年主營業務收入總額達到14000億元,利稅1800億元。
【措施】:
保障產業基地又好又快發展
《意見》中提出10項發展措施:要結合區域優勢和特色,謀劃全省產業發展布局;建立工業行業專家咨詢庫,引進專家指導基地發展;各產業基地要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修改完善本基地的產業發展規劃;要實行產業招商和產業鏈招商,重點引進核心企業和產業鏈條缺失環節企業,提高招商引資的層次和水平;要培育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納入“省級產業基地核心企業”范疇,重點調度、重點扶持;引導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化配套企業,引導中小企業主動參與配套協作,引導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鼓勵企業推廣應用先進制造技術,鼓勵產業基地及企業和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進行戰略合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實施品牌戰略,重點發展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名牌產品和企業,并培育區域品牌;加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相關企業組建企業聯合團體,加強行業自律,強化企業聯動效應,實現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