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明確表示,“目前可以繼續開展工作的煤制油示范工程項目有已開工建設的神華集團公司煤直接液化項目。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公司與南非沙索公司合作的寧夏寧東煤間接液化項目,需在認真進行可行性研究后按程序報批,未獲批準前不得擅自開工。除上述項目外,一律停止實施其他煤制油項目。”這意味著,業內頗受關注榆林兩大煤制油項目:兗礦集團煤間接液化項目和神華-沙索合資的煤間接液化項目同時被叫停。
隨后,沙索中國公司向媒體表示,沙索與神華集團已經決定暫緩在陜西榆林的間接煤制油項目。這也是《通知》發布后,首個宣布將被擱置的大型煤制油項目。此前,根據沙索集團與神華集團的合作協議,雙方將計劃投資興建兩個間接煤制油項目,分別位于陜西榆林和寧夏寧東煤化工基地,擬建規模均為360萬噸,每個項目總投資額為50億至70億美元,沙索和神華各占50%的股權。沙索表示,與神華擱置陜西項目,是考慮到在目前的情況下,雙方將精力放在寧夏一個項目上,從人力、財力上更為合理。
對于此次《通知》對的影響,兗礦集團一直未給出正面回應。據悉,兗礦在陜西榆林規劃了1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投資超過100億人民幣。按照兗礦集團的計劃,未來還將在陜西榆林建設第一期年產500萬噸,第二期500萬噸,總計年產1000萬噸的間接液化煤制油項目。
這兩大間接液化項目的擱置,意味著陜西榆林地區的煤制油投資立即銳減500億元左右。但由于其他煤化工項目的投資額巨大,榆林的煤化工行業地位并不會受大的影響。
此次榆林煤制油項目的叫停,專注于煤化工領域的上海亞化咨詢公司專家認為,這對其他煤化工項目而言反而是一個利好消息,這將使得當地的水資源壓力得到相當程度的緩解,并能使當地政府能更專心的配置好水資源和環境資源,搞好其他大型煤化工項目。
除了以上提及的兩大煤制油項目外,其他在榆林地區已經開展前期工作的大型項目還有很多,并且主要是以煤制甲醇和甲醇衍生物為主。根據2008亞洲甲醇與衍生物峰會會務組提供的統計數據,榆林地區其他主要項目還包括:正大能源、陜西省投資集團、陜西煤化工集團及陜西新興煤化工公司的300萬噸/年甲醇,100萬噸/年烯烴;榆林經濟開發區建設公司、榆天化有限責任公司的140萬噸/年甲醇;神華和陶氏化學一期300萬噸/年甲醇、100萬噸/年烯烴;延長石油集團150萬噸/年煤制甲醇、40萬噸/年醋酸、20萬噸/年醋酐、30萬噸/年醋酸乙烯;延長石油集團300萬噸/年甲醇、100萬噸/年烯烴,一期150萬噸/年甲醇;兗礦集團240萬噸/年甲醇、80萬噸/年烯烴,一期60萬噸/年甲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香港益業投資集團公司240萬噸/年甲醇、80萬噸/年烯烴,一期60萬噸/年甲醇;英美資源集團公司500萬噸/年甲醇、170萬噸/年烯烴、150萬噸/年氯堿等項目;大唐集團180萬噸/年甲醇、60萬噸/年烯烴;天元公司50萬噸/年煤焦油輕質化和陜西神木化工一期20萬噸/年甲醇,二期40萬噸/年甲醇項目。
2007年,榆林全市原煤產量1.2億噸、原油654萬噸、原鹽33萬噸、天然氣80億立方米、發電量167億度、精甲醇72萬噸、聚氯乙烯20萬噸,折合油氣當量,占全國一次能源的5%以上。除了兗礦集團和神華-沙索的兩大間接液化煤制油項目之外,據上海亞化咨詢公司的初步統計,其他的煤化工項目總投資額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其中神華和陶氏的項目總投資為740億元,英美資源集團項目的總投資為500億元。
根據榆林的規劃,到2010年,原煤產量將突破2億噸、石油1000萬噸、天然氣120億立方米、鹽100萬噸、電力1000萬千瓦、載能材料1000萬噸、甲醇產能600萬噸,MTO、二甲醚、醋酸、烯烴衍生品等甲醇下游產品將超過200萬噸,PVC達到90萬噸。屆時,榆林可謂烏金遍地,能源化工的投資領域將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