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最新發現與創新:細胞穿上“衣服”存活率大大提高 為細胞的保存和傳送開辟了新途徑
    • 點擊數:2222     發布時間:2008-04-15 22:46:19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長江特聘教授、浙江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教授唐睿康帶領團隊發明了一種給細胞“穿衣服”的方法。他們以酵母細胞為模型,展示了帶“殼”的酵母細胞不僅能在室溫下保存更長時間,還能避免溶菌酶的侵害,并產生磁性,這為細胞的保存和傳送開辟了新途徑。這項發明技術的相關論文發表在頂尖學術刊物《應用化學》(國際版)上。

      唐睿康在一年半前開始帶領課題組研究怎樣用生物礦化的方法,給細胞穿上人工的外衣。他說,“穿衣服”的過程只需要短短幾分鐘。把表面涂有聚丙烯酸酯的酵母細胞放入富含磷酸鈣的溶液,聚丙烯酸酯能充當誘導劑并起著雞蛋膜上的礦化因子的作用,促使溶液中的磷酸鈣在細胞表面有序沉積并形成均勻的一層“外衣”。

      “穿衣”后的酵母細胞依然保持活性,并進入休眠狀態,這樣,即使在營養不良等不利環境下,它依然能保持長時間的活性。另外,“脫衣服”的方法也很簡單,通過弱酸或者超聲波的作用,這層外衣就能輕易褪去,細胞則能恢復原來正常的狀態和功能。

      課題組做了一個實驗,常溫下和純水中普通的酵母菌一個月后的存活率為20%,而穿上衣服“帶殼“的酵母菌一個月后還有85%的存活率。另一個實驗室是讓酵母菌接受“天敵”的考驗,在溶菌酶的作用下,正常的酵母細胞3個小時后的死亡率大于80%,而“穿衣服”的酵母的死亡率只有15%不到。同時,這層“外衣”中摻雜了納米磁性顆粒,酵母在磁場驅動下可以定點運動。

      唐睿康教授說,這種方法展示了寬闊的應用前景。我們可以給細胞裝上一個“殼”,把它們定向傳輸到需要部位然后再釋放并激活這些細胞,這種方法可望發展為新的癌癥治療技術。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