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措施規劃建立油品儲備基地引入新的油品供應商建立珠三角至深圳輸油管道在經歷了去年的兩次“油荒”后,面對日益走高的國際油價,深圳將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切實保證市場供應?近日,記者就此話題采訪了有關部門。
市貿工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深圳成品油需求將繼續增長,供應壓力較大。2005年,我市成品油日均消費約為1萬噸,其中0#柴油7000噸、汽油3000噸。今年我市成品油消費總量將達388萬噸,比去年增加22萬噸,增幅達6%。由于我市汽車保有量增長較快、消費區遠離煉油廠、過境加油車輛多、工廠用油量大、三資油進口減少等原因,今年我市成品油供應仍然偏緊,供油市場壓力仍然較大。
針對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的趨勢,今年我市將采取以下三項有效措施,緩解供需矛盾。
一是借鑒政府糧食儲備管理模式,支持主營企業實施燃油商業儲備工作,提高能源儲備和供應能力。
在成品油供應上,深圳燃油全部依賴外部,而且基本上通過海運,因此每噸成本比正常運輸高出200~300元,在采購價格上處于劣勢。
據記者了解,為進一步增加油品儲備,保證市場供應,目前,我市正在規劃建立油品儲備基地。該基地建成后,深圳的儲油量將由現在的10萬噸增加到30萬噸,油品供應也將由現在的10天供應量增加到30天,市場保障力度大大增強。
二是與中海油合作,引入新的油品供應商,增加深圳油源。市政府去年11月已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簽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能源化工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深圳將作為中海油“上岸”一個重要的戰略基地,力爭今年在深建一批加油(氣)站。
三是建立珠三角至深圳輸油管道,預計今年6月可竣工投產。屆時,將大大緩解深圳油品運輸壓力,減少因受臺風等影響而導致運油船只不能及時到港造成的供應緊張現象。
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市將進一步調整油品供應結構,在組織貨源上,將加大對低標號油的供應,滿足出租車等的用油需求;在供油緊張時,確保公交、出租車、各種特種車輛和社會公用事業單位和重點大型企業的用油。同時,鼓勵政府公務人員帶頭,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車用油量。
信息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