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以高端創新人才引領轉型發展
    • 作者:范富 山西省政治學會副會長、中共太原市委黨校教授
    • 點擊數:2024     發布時間:2020-08-19 17:30:00
    • 分享到: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關鍵詞: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隊伍人才輩出,他們以對科學技術孜孜不倦的探索,為國家描繪著更加美好的明天。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鋼”)精帶公司的“手撕鋼”創新研發團隊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培育人才

      太鋼秉持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的理念,大力推進新產品的研發研制,逐步形成了以不銹鋼、冷軋硅鋼、高強韌系列鋼材為主的高效節能不銹鋼產品集群,為太鋼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 2017年,“筆尖鋼”的問世,一舉打破了日本產品對全球長達30多年的壟斷。

    • 2018年,寬度640毫米、厚度0.02毫米的極限規格軟態不銹鋼箔材實現批量生產,由此太鋼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批量生產寬幅“手撕鋼”的企業。

    • 2019年,太鋼“手撕鋼”創新研發團隊獲冶金科學技術進步獎唯一的特等獎,并成功開發出新一代5G高端電子用系列精密帶材柔性屏鋼和低磁高強度超平材料,繼續引領世界不銹鋼超薄帶鋼的發展方向。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沒有人才優勢,就不可能有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太鋼的實踐正是這樣。目前,隨著高端創新人才團隊的日益成熟,太鋼已經擁有以不銹鋼為核心的系列專有技術、授權專利2757件,其中發明專利772件;主持制定了我國不銹鋼行業70%的國家標準,太鋼產品通過了系列國際標準認證,擁有向全球市場供貨的通行證。太鋼18種特殊鋼產品是國內首創,26種市場占有率第一,40多種成功替代進口產品,高端產品創效占企業效益85%以上,不銹鋼出口量全球第一。

    讓高端創新人才擁有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從第一爐不銹鋼到領航全球不銹鋼,從“筆尖鋼”到“手撕鋼”,從李雙良、王一德到“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團隊……新時代的太鋼正在蹚出一條高端創新人才及其團隊引領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率先發展的道路。

      太鋼的實踐啟示我們: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要把科技創新搞上去,就必須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實現制造業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必須加強高端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突出高端創新人才隊伍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

      突出高端創新人才團隊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要加快建立健全高端創新人才團隊主導產業技術創新的體制機制。創新人才是國家的稀缺資源。擁有創新人才,就意味著在大國角力中擁有了核心競爭力。為此,必須深化科技、人才、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在全社會確立、倡導和弘揚“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必須拆除各種看得見或看不見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全面、精準、有效地破除制約高端創新團隊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必須發揮市場的探索試錯功能,更好保護、激發創新團隊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構建起以高端創新人才團隊為主體、“政產學研金服用”為一體的創新生態共同體。

    破除“官本位”對人才成長的干擾

      突出高端創新人才團隊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必須更好地貫徹人才強國戰略。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從“一窮二白”的落后國家,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科研產出國。循因溯源,在于我國人才事業的興旺發展,在于人才強國戰略的大力推進。

      目前,我國人才事業蓬勃發展,人才總量大幅攀升,每萬人勞動力中研發人員已達45.9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為26%;人才效能進一步提高,人才貢獻率達31.9%,人才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 

      這就要求我們繼續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打造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引領學科發展、帶動產業轉型的創新團隊。要破除“官本位”對人才成長的干擾,打通科技人才、能工巧匠的職業成長通道,讓科技人員自主選題組隊、按貢獻采取上不封頂的收益分配,“讓工匠精神可度量”。

      突出高端創新人才團隊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有“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責任、使命和情懷。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自主創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還是太鋼“手撕鋼”創新研發團隊說得好,“中國制造要強起來,必須要靠自己努力,不能總是讓別人卡著我們的脖子。”“創新就是要干別人干不了的,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來源:《光明日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