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李開復:AI未冷,而是進入了新階段
    • 作者:鄭金武
    • 點擊數:2100     發布時間:2020-08-19 16:25:00
    • 分享到:
    近日,在創新工場DeeCamp2020人工智能訓練營結營典禮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近期投資機構對AI(人工智能)的熱度有所下降,但其實“不是AI項目變冷了,而是AI進入新的階段”。
    關鍵詞:

    近日,在創新工場DeeCamp2020人工智能訓練營結營典禮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近期投資機構對AI(人工智能)的熱度有所下降,但其實“不是AI項目變冷了,而是AI進入新的階段”。

    AI正在賦能各行各業

    李開復表示,AI發展早期,想投資時只能投僅有的幾家AI創業企業,投的時候也沒有一個商業方向。任何科技領域在初步發展階段都是這樣的。

    隨著AI商業化應用越來越多,AI逐步進入機構應用。李開復認為,“產業+AI”會是最大的機會。“很多傳統行業門檻現在比AI門檻高,我們不能想象一個做AI的人,能把教育領域顛覆了;但是一個做教育的人,很可能把AI放到公司里,產生20%、30%、40%的價值。”

    “從這一角度看,我覺得AI投資機會變得更多了。”李開復表示,AI在給某個行業賦能的過程中,將創造更大的價值。創新工場投資的一些成長期公司,并非是AI公司,但它們一旦注入了AI的基因,會有更大的成長,發展機會也變得更多。 

    AI人才回歸學術有利產學研融合 

    近年來,有多家科技公司旗下的AI研究院或者實驗室,原來重金請來的負責人開始回歸學術界。例如張亞勤入職百度公司后不久,回歸清華大學。 

    “如果有一批人能夠從企業再回到高校,會大大提升高校科研的相關性。”李開復表示,“我認為全球高校對于技術,尤其是AI技術產業化、產品化、市場化,仍沒有足夠的對接。” 

    “目前,公司里面做有用的、能掙錢的、用戶想要的東西。雖然每個企業都說要創新,但創新是排第二位的,先看怎么賺錢、怎么推廣、怎么有市場。而高校的天職是看什么東西最新、前人沒有做過。”李開復說,高校和企業在技術方向上,一個往前、一個往后。 

    雙方開展對接,就形成了產學研的結合。“但往往可能銜接不好。如果科研只考慮學術價值,最后未必能產生很大的商業價值。”李開復表示,如果高校有機會探索商業化,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數字化社會進程在加速 

    李開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當前重大的災難,但是它也會留下很多機會。從數字化角度來說,過去這幾個月全世界數字化、線上化的速度變得非常快,人們的習慣也在改變。這樣就有數據可以做AI,也有了很多新的創業機會。 

    “現在我們慢慢進入一個低頻接觸的社會,除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很多崗位都會思考機器人能不能替代人類。”李開復說,過去這個速度比較慢,現在無論是工廠的作業員、倉庫的揀貨員,還是餐館的服務員,對AI的接納速度都變得很快。“整個社會數字化、自動化、AI化會加速。” 

    以遠程辦公為例,“過去是大家來公司面對面討論、開會、決定,寫在筆記本上、打進電腦。現在都在家里辦公,強迫你把公司的流程數字化。數字化以后,就會思考很多工作是不是無效的,是不是可以用AI技術來代替。”李開復認為,這會推進AI被廣泛接受,讓自動化AI時代來得更快。 

    來源:《中國科學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