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王喜文:傳統工業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
    • 作者:劉育英
    • 點擊數:1001     發布時間:2018-01-17 00:42:00
    • 分享到:
    關鍵詞: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所長王喜文21日指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已經開始深度融合,制造業迎來了轉型升級,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

    由中國新聞社主辦的以“新時代 新經濟”為主題的國是論壇2017年會21日在北京舉行。王喜文在論壇上做上述表示。

    王喜文說,很多發達國家紛紛出臺了自己的制造業創新戰略,尤其引人關注的是德國出臺了工業4.0。工業4.0發生的背后是兩個原因,一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二是技術的支撐。支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主要是人工智能和信息物理系統(CPS)。

    王喜文說,未來的智能制造融合了信息物理系統,它會帶來一個很好的經濟效果,即打破制造業“不可能三角”。所謂“不可能三角”,指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滿足定制三項中最多只能滿足兩項,如想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肯定滿足不了定制。未來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可以會打破這個“不可能三角”。

    中國2015年出臺了制造業未來十年發展綱領性文件《中國制造2025》。王喜文說,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有一樣的地方,體現在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和思路上,都是主攻智能制造。未來中國制造業發展不是靠資源要素驅動,而是靠數據信息來驅動。

    王喜文介紹,到2020年,中國要研制60種以上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中國將扶持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工程機械、智能船舶、智能照明電器等智能產品的發展。

    摘自 中國新聞網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