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德國風電“大動脈”逆勢推進
    • 點擊數:696     發布時間:2014-02-11 15:58: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人民日報 

      德國兩大電網公司TenneT和TransnetBW2月5日宣布,計劃從北往南新建一條長800千米的輸電網絡,以將德國北部風電輸送給南部工業城市,滿足德國擯棄核電、向新能源轉型后的用電需求。這個“北電南輸”項目也被稱為“南部鏈接”。

      這條電網有望2016年獲得政府批準開建,2022年投入使用,總投資100億歐元。風電被認為是德國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式,兩大電網公司負責人均表示,這條輸電網是“德國能源轉型的脊柱和大動脈”,對保障德國南部的能源安全至關重要。不過,有德國媒體指出,新建高壓電網勢必遭到眾多民間團體的抵制,拖累德國能源轉型進程。

      根據德國政府的能源轉型計劃,德國到2022年將徹底關閉核電站,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的比重將超過80%。德國的用電格局具有“三多三少”的矛盾:北部產電多,但城市少、用電需求小;南部產電少,但城市多、用電需求大。據估計,德國巴伐利亞州、巴符州和黑森州等南部地區棄核后,將出現30%的能源缺口。這就需要大規模新建高壓電網,并改造現有線路,將北部生產的風電輸往南部。

      “南部鏈接”輸電項目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臺的,它是德國迄今里程最長的輸電網:北起石荷州海濱城市維爾斯特,途經漢諾威、富爾達等地,南至巴伐利亞州格拉芬賴因費爾德。除此之外,各電網公司還計劃新建總長2000千米的輸電線路。

      盡管多數德國民眾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但很多人反對在居住地附近建設電網,反對的原因包括成本昂貴、電力輻射、破壞環境等。此前,一條連通薩安州和巴伐利亞的長達450千米的電網計劃就遭到民眾抗議,巴伐利亞政府不得不考慮推遲實施。有鑒于此,TenneT公司董事哈特曼表示,他們將充分聽取沿線居民的意見,對電網線路進行調整。

      德國能源轉型當前面臨的挑戰不僅局限于電網問題。德國風電發展商Prokon上月中旬宣布破產,凸顯出風電建設在德國并非一帆風順。德國媒體“明鏡在線”指出,許多風電項目的融資風險重重,德國新任副總理兼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里爾又威脅進一步降低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恐懼感正在嚇跑綠色能源投資商”。

      另據報道,德國2013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增長。盡管風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占發電比例達到23.4%,同比增長1%,但褐煤發電量暴漲6.5%,達到1990年以來德最高水平。分析師將其原因歸咎于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失敗:歐盟各國當初設定了過高的排放量配額上限,結果導致碳排放配額過剩,價格持續下跌,火力發電成為德國電力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德國的能源轉型目標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但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卻在持續增加。綠色和平組織成員紐鮑爾在接受“明鏡在線”采訪時批評道,“火電崛起業已傷害德國在環境保護和能源革命方面的聲譽。”(管克江)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