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案例 >> 案例首頁

    案例頻道

    CSP軋機“B模式”軋鋼研究
    • 企業:     領域:電氣聯接     行業:電梯    
    • 點擊數:2301     發布時間:2005-08-19 12:10:49
    • 分享到:
    文章介紹了CSP軋機“B模式”軋鋼研究,并舉了一個例子。



    1  概述

        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為邯鋼)薄板坯連鑄連軋(CSP)線自1999年底投入生產以來,已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隨著生產的進行,部分功能缺陷逐漸暴露出來。
        該電氣控制系統是由二級、一級、HMI(人機接口)、儀表等子系統構成。其中二級擔任著數據信息收集,利用數據模型計算,求取用于軋制的設定參數的任務。其求出的設定參數傳給一級,當二級由于死機,通訊故障或其它原因不能向一級傳輸數據時,一級不能實現“B模式(半自動)”軋鋼,軋制系統將癱瘓,該故障曾多次引起軋線連鑄機雙線停澆事故的發生。為此筆者經過技術論證,通過我方自主開發設計,實現了軋機區的“B模式”軋鋼功能。

    2  與“B模式”軋鋼改造有關的軋機區電氣控制系統的簡要介紹

        邯鋼連鑄連軋廠為了適應工藝和機械設備的要求,即要求控制功能復雜(系統具有HGC,CVC,WRB,AGC等世界先進的控制工藝),反應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特點,采用了分布式過程控制系統,系統采用的拓撲結構為樹型拓撲,其中HMI(人機接口)、編程開發系統、儀表、PDA(系統診斷分析系統)、精軋主控及其下屬的子系統,通過SWITCH(交換機)與Level II(二級)實現通訊連接,卷取區通過另一個交換機與精軋主控和二級實現通訊連接。在該層面,系統根據IEEE802.3(點對點)協議實現通訊構建,其主干通訊網為SINEC H1網(工業以太網)。其主干示意圖如圖1所示。
        精軋主控與機架控制、主傳動、換輥等子系統之間采用
    的是以光纖為介質的Rack Coupling(機架擴展),而象換輥與ET200站之間采用的是總線型拓撲結構。其主干通訊網是以雙絞線為介質的SINEC L2網。




    圖1  主干示意圖




    3  方案的確定

    3.1  在明確程序設計方案前,首先要明確B/C模式軋鋼的概念。

        (1)  C模式軋鋼:也稱系統自動軋鋼模式。在此操作模式下,基礎自動化系統(一級)所有的功能將被激活。二級計算機提供軋制規程參數設定值。在檢查該參數表數值的合理性后基礎自動化系統根據“主控”系統物料跟蹤信號來獲取該數據,并將其分散傳輸給其它基礎自動化子系統實現系統的控制。
        (2)  B模式軋鋼: 也稱系統半自動軋鋼模式軋鋼。在自動軋制模式下,一級主控對一級、二級之間的通訊進行監控。如果在軋制過程中出現一、二級之間的通訊故障,二級計算機死機或某一進程沒有被激活,則系統馬上自動切換到“B模式”。在“B模式”下,一級自動關閉與二級之間的數據通訊,一級主控所引用的“Pass Schedule Data(軋制規程參數)”設定值來自一級內部的特定存儲區,該存儲區內的數據來自一級內的預存值或來自于“HMI”,其它基礎自動化的功能均能實現。

    3.2  基本方案的確定。

        根據“B模式”的概念,在此設計了四個特定的存儲區,分別稱為“C Buffer”、“B Buffer”、“Actual Buffer”、“Archive”。其中前三個在一級主控內,最后一個在“HMI”內。“C Buffer”的功能是在一級與二級通訊正常的情況下,從二級獲得數據之后傳給“Actual Buffer”;“B Buffer”的功能是當系統切到“B模式”時為一級主控提供軋制規程參數;“Archive”的功能是暫時存儲操作人員通過“HMI”輸入的軋制規程參數;“Actual Buffer”的作用是匯集數據并分散傳給各子機架實現系統控制。
        筆者根據邯鋼連鑄連軋廠的實際要求先后開發出了三種模式。
        第一種:普通“B 模式”軋鋼,即只能軋制當前規格的帶鋼;
        第二種:“3.0mmB模式”軋鋼;第三種:從“HMI”的“Pass Schedule”對話框內直接輸入數據。前兩種的軋制參數是經過二級計算優化后的該規格的最優參數值。之所以開發出第二種,主要是因為客戶對“3.0mm”的需求量最大。當二級一時不能恢復正常,且當前規格的計劃已軋完后的一種應急措施。
        第三種方式的軋制參數是經驗值而非最優值,是用在“3.0 mm”規格軋完后的一種補充。
        圖2為該控制功能實現的信號流程圖及其觸發條件,通過下述解釋能夠較詳盡的了解實現該控制功能的設計方案。



    圖2  信號流程圖及其觸發條件



        1:根據物料跟蹤,當精軋入口“HMD(熱金屬探測儀)”感光時,一級向二級發出數據請求信號,二級向一級下傳軋制參數;
        2:一/二級通訊正常且系統選擇為“C模式” ,當一級判斷得到新數據后,向“Actual Buffer”傳輸數據;
        3:在“C模式”下,如果軋機內空載,“Actual Buffer”獲得數據后,直接下傳給子機架;
        4:在“3.0mmB模式”或通過“HMI”輸入數據的“B模式”軋鋼的情況下,如果軋機內空載,則“Actual Buffer”獲得數據后,直接下傳給子機架并生成“New data recived”信號;
        5:當一/二級之間通訊正常,系統正常軋鋼時,軋機每軋一塊板坯,“Actual Buffer”內數據寫入“B Buffer”一次,直至板坯厚度H≤3.0mm為止;
        6:在普通“B模式”軋鋼的模式下,“Actual Buffer”內的數據保持不變。按下系統出現通訊故障時自動彈起的“Discharge Enable”按鈕后,系統自動生成“New Data Received”信號,并自動出鋼;
        7:在系統切換到“3.0mmB模式”或從“HMI”輸入數據的“B 模式”并且數據已寫入到“B Buffer”后,在“HMI”畫面中打開“Interlock”畫面,按下“Confirm Setup”按鈕,如果軋機內空載,則“B Buffer”內鎖存的H≥3.0mm并且最接近于3.0mm的板坯的參數或來自“Archive”中的參數,將寫入到“Actual Buffer”內;
        8:一/二級通訊中斷恢復,系統切回“C模式”并從 “LevelⅡ”通過“C Buffer”向“Actual Buffer”傳輸數據,但發現由于二級的原因傳輸的數據又出現問題時,可返回“B模式”并按下“Confirm setup”按鈕,再將“B Buffer”內鎖存的數據直接傳入到“Actual Buffer”內;
        9:在“B模式”下,軋鋼操作人員可手動輸入修改軋制參數表。先按“Store”按鈕,將數據存儲在“HMI”中的“Archive”中。再按“Take over”按鈕,將數據寫入到主控中的“B Buffer”內。

    4  軟件設計

    4.1  正常軋鋼期間“B Buffer”數據的生成(如圖3所示)。




    圖3  正常軋鋼期間“B Buffer”數據的生成



        A11:軋機系統是否工作在“C模式”下;
        B11:1# 或2# 卷取機是否已加載;
        C11:“Actual Buffer”內的軋制數據的厚度值是否≥3.0mm;
        D11:將“Actual Buffer”內的軋制參數寫入到“B Buffer”內。

    4.2  “B模式” 軋鋼的主干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

        A1:一/二級之間是否出現通訊故障;
        B1:系統是否為“C模式”;
        C1:系統自動切換成“B模式”;
        D1:在“HMI”的“Alarm”信息條中顯示故障信息;
        E1:“Discharge Enable”按鈕自動彈起,系統停止出鋼;



    圖4  “B模式” 軋鋼的主干程序流程圖


        F1:封鎖由于一/二級通訊故障而引起的系統不就緒信號;
        A2:系統是否手動由“C模式”轉化為“B模式”;
        B2:“Discharge Enable”軋鋼使能按鈕彈起;
        C2:封鎖可能產生的由于一/二級通訊故障而引起的系統不就緒信號;
        B3:系統是否為“B模式”;
        C3:判斷系統被切換成:“普通B模式”,“3.0mmB模式”,還是從“HMI”內直接輸入數據的“B模式”;
        D3:打開“HMI”中對應的“Pass Schedule”軋制參數對話框,輸入軋制參數,按下“Modify”按鈕修改參數;
        E3:按下“Store”按鈕,將數據存儲在“HMI”的“Archive”中;
        F3:按下“Take over”按鈕,將數據傳入一級的“B Buffer”內;
        G3:軋機是否還在軋鋼;
        H3:按下“Confirm Setup”按鈕將“B Buffer”內的數據寫入“Actual Buffer”內;
        I3:將“Actual Buffer”內數據寫入各子機架;
        J3:系統產生“New Data Received”信號,用于聯鎖系統具備出鋼條件的信號;
        K3:系統一/二級通訊故障是否消失;
        L3:系統其它狀態是否滿足系統出鋼條件;    
        M3:“Discharge Enable”按鈕是否按下;
        N3:系統出鋼;
        B4:執行系統手動模式程序;
        C4:“Actual Buffer”內數據鎖存上塊帶鋼的值,不再重新向子機架內傳輸數據;
        K4:是否系統被手動由“B模式”切回到“C模式”;
        L4:是否有操作模式發生變化;
        M4:是否有操作模式發生變化;
        K5:清空“New Data Received”聯鎖信號;
        L5:系統屏蔽掉的對二級通訊故障實行聯鎖的信號激活;    
        M5:操作人員手動從二級向一級傳入參數;
        N5:參數經由“C Buffer”,“Actual Buffer”寫入到子機架;
        O5:系統生成“New Data Received”信號。

    5  系統的主要硬件與軟件組成

        本系統的二級采用DEC PC 1200(小型計算機);SWITCH(交換機),采用的是Super Stack Ⅱ 1000;“HMI”采用的是工業PC機;精軋主控使用的SIMADYN D系統,其采用的是框架式結構,其主處理器為PM5,中間狀態存儲器為MM4,SD系統與交換機實現通訊的通訊板為CSH11,與子機架之間的通訊采用的是CSH14模板;子機架也是SD系統,其與主控通訊采用的通訊模板為CSH22,子機架與ET200通訊采用的通訊模板為SS52;ET200站采用的是S5模板系列。
    “HMI”采用“COROS”畫面編程軟件,其操作系統為“WIN 95”;“SD”系統內的程序采用“STRUC G”工程編程軟件,其操作系統為“UNIX”。

    6  結語

        通過對“B 模式”軋鋼程序的設計開發,實現了預期的目標,使邯鋼的CSP線不再因為二級故障而引起連鑄區停澆,僅此一項每年可為連鑄連軋廠降低成本300多萬元。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